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帝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少典有熊氏和有蟜氏考——炎黄“父母”氏族的事迹追寻

杨东晨


  少典氏与有蟜氏是三皇时期的传说人物,位在伏羲、女娲之后,炎帝之前,均为中华民族的较早祖先。两个部落的男女通婚,先后派生出炎帝和黄帝氏族。
  一、少典有熊氏和有蟜氏的事迹
  《国语·晋语》四载:“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史记·五帝本纪》《集解》:“谯周曰:‘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也’。”《索隐》:“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又案:《国语》云‘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炎帝’。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如《帝王代纪》中间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岂黄帝经五百余年而始代炎帝后为天子乎?何其年之长也!又案:《秦本纪》云‘颛顼氏之裔孙曰女脩,吞玄鸟之卵而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明少典是国号,非人名也。”实际上,少典既是国名、国君名、氏族部落长名,也是人名,号为有熊氏,亦单称为少典氏。多数学者认为对传说人物不必太拘泥于年代数字,一般认为炎帝约生于6000年前,比黄帝早约1000年。炎帝、黄帝氏族都先后是从少典、有蟜氏族部落派生出来的。
  1.少典有熊氏
  少典是古代中原古老氏族的首领,世代沿袭此号。这个氏族或部落以“熊”为图腾,故称有熊氏。其氏族约兴起于7400年前,是三皇之一的太昊伏羲氏、女娲氏夫妇(当为他们后裔中各自袭号的夫妇)之子。《伏羲庙残碑》云:“东迁少典君于颛顼,以奉伏羲之祀。”可证少典为伏羲之后裔。
  关于有熊氏的文献记载,多是在记述炎帝、黄帝时见到的。《国语·晋语》云:“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史记·五帝本纪》云:“黄帝者,少典(按:炎帝之父称少典,没有名或字。黄帝之父少典,《姓觹》云为大丛。它是名字或字)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集解》徐广曰:“号有熊。”唐代司马贞注曰:“号有熊者,以其(指黄帝)本是有熊国君之子故也。”唐代张守节《正义》案曰:“黄帝有熊国君,乃少典国君之次子,号曰有熊氏。”唐代以前的这些记载,都是围绕黄帝而涉及少典(有熊)氏的。宋朝至明代亦然。清代至今,不少史学家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中,又进行了归类和分析。
  清代梁玉绳《古今人表考》,详细综合分析、排比、考证了少典氏的历史:“少典始见《晋语》四,少又作小”(《路史·后纪五》),“《大戴礼记·五帝德》:少典之子轩辕。《帝系》:少典产轩辕。《易系·疏》引《世纪》:有蟜氏为少典妃,生炎帝。《晋语》注:少典,黄帝、炎帝之先,言生者,谓二帝本所生出也。《鲁语》注:黄帝,少典之裔子。《山海经·大荒东经》注云:诸言生者,多谓其苗裔,未必是亲所产。又小司马《补三皇纪》注云:皇甫谧认为少典诸侯国号。《五帝纪·索隐》《秦本纪》:颛顼裔孙女脩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生柏翳。明少典非人名也。然则前之少典氏取(娶)有蟜氏生神农,后之少典氏亦取(娶)有蟜生黄帝[《御览》七十九引《世纪》,言有蟜与少典世婚,故《国语》兼称之是也。《路史·后纪三》谓少典氏取(娶)有蟜生二子,一为黄帝之先,袭少典氏;一为神农,恐非]。其名皆不著,表当云生炎帝、黄帝,衍‘妃’字,而云炎帝妃生黄帝,缪甚。次子耆曰:以少典为炎帝之妃,以黄帝为炎帝之子,孟坚不应舛误如此。疑元表大字少典、有蟜并列。而于有蟜注云少典妃,生炎帝、黄帝,传写讹脱耳。其说尚通,故附之。”近现代人翟云升《校正古今人表》说:“《晋语》少典取(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韦昭曰言生者,谓二帝本所生出也。”“黄帝即少典后代之子孙。贾逵亦谓然。此以少典为炎帝妃,误也。”这两位史学家对少典的论述,以及对误说的纠正,都是正确的。其主要意思是说少典氏族部落比较古老,以熊为图腾,世代与有蟜部落通婚,派生出了炎帝、黄帝部落等,是中华始祖炎黄二帝的“父族”,且世代以“少典有熊氏”为称号。
  金仲翬《十梅馆汉书校记》则不赞同梁玉绳和翟云升的一些说法,考证说:“依《国语》,则炎、黄并为少典之子,中间凡隔八帝,五百余年,于理不可通。班氏既以少典为人名,又注炎帝妃,当有所本,不必衍‘妃’字。”我们认为,金氏疑炎帝、黄帝并为少典之子为“于理不通”是一种误解。他不了解,少典氏部落及其先后(相距千年)分出来的炎帝和黄帝部落,后又同时时存千余年之久,而且少典氏还一直存在到夏代。谓少典氏之女为炎帝(后裔)妃,是不能排除的。因炎帝姜氏与黄帝姬氏本系同一祖先部落,姬姜联婚达三千多年之久,自然少典氏之女亦可嫁于炎帝(指以此为号的后裔,非炎帝本人)为妃,这是毫不奇怪的。
  何光岳《炎黄源流史》概括说:“以上诸书以少典氏为黄帝之父,并以少典氏为国名,历代少典氏国君皆以少典氏为自己的名号。少典氏先后皆娶有蟜氏女,生下炎帝、黄帝,炎帝传八代五百余年。则少典氏娶有蟜氏女生黄帝的时间应在炎帝第八代之后。”①即黄帝比炎帝晚八代。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云:有熊氏的故里在今河南中部,“古书中只谈到少典,没有谈过有熊,有熊一名词同黄帝、少典二名发生关系,大约是比较晚近的事情。”②我们据古今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加上自己的学习心得而认为:有熊氏族部落以“熊”为图腾崇拜而得名,氏族的称号和徽号均以“有熊氏”而称之。其氏族部落处在伏羲、女娲的后裔(各自袭号)时期,部落聚邑在豫州中部的“有熊之墟”(今河南新郑市),中心活动区域在今河南洛阳至开封之间,以郑州市地区的人口较为密集。后来,其部族的一部分,约在有蟜氏部分族民西迁时,也迁到了渭水中、上游,在今陕西宝鸡、甘肃天水地区约传至5000年前时,渭水上游(今甘肃天水市清水县)的少典娶有蟜氏女附宝为妻,生黄帝。黄帝氏族公社发展起来后,东迁入渭水中游的陈仓(今陕西宝鸡市金台区东),再北迁于姬水(古漆水,今陕西长武、彬县一带)流域,渐又发展为部落。之后,黄帝带领族民越过泾水,修筑聚落居室于桥山(今陕西黄陵)。炎帝、黄帝部落,先后(相距约千年)都是由有熊、有蟜两个部落衍生出来的,即他们都是有熊、有蟜的后裔。
  少典氏又写作小典氏,说明其前必有大或太典氏,只是事迹不多而失载了。何光岳《炎黄源流史》说:“从典字看,它与册字形象相似。典似乎是以竹册、木椟串在一起的简片,置于祭台上,供祭司、酋长们查看本氏族人员情况和记载祭神过程”“少典氏可能是最早发明文字的人”“仓颉发明文字,是刻于陶器上或岩壁上,而少典氏则可能是刻于竹木片上,用藤葛串联起来保存,比仓颉更早。疑仓颉是在少典氏创造文字的基础上加以规范和象形化。所以典字被后来衍化为典册、典籍、典常、典型、典范等名词。”③彭曦也认为少典与典册、文字有关系。他在《试说少典和有蟜》内说:“氏族以少典称谓,当必有其所因之内涵。其中关键是‘典’。”又云:“有文字才有典有册。”“我以为少典氏族应与创造发明最早文字有关,若无文字的文化内涵,少典之名就成了无源之水,那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的。”④此说与考古发现相符合,是正确的。
  2.母族有蟜氏
  有蟜氏同有熊一样,古老而历史悠久,距今约7400年,为伏羲、女娲氏后裔。同见于较早记载的《国语·晋语》,为炎帝的“母”族。“少典氏、有蟜既是炎帝、黄帝的父母,也是共同的祖先。少典氏与有蟜氏是有通婚关系的双胞族,他们繁衍了炎黄子孙,是绝大多数中华民族成员的共同祖先。”⑤炎帝比黄帝早1000年,父母显然不是同一代之人。“共同祖先”应是7400年前的少典、有蟜夫妇。
  有蟜氏同有熊氏(少典)一样古老,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至夏代。《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云:“禹三十未取(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制度”“因取(娶)涂山,谓之女娇。”女娇即有蟜氏的后裔。有蟜氏与有熊氏一样,传说故事也散见于关于炎帝、黄帝的记载中。《国语·晋语》有“少典娶有蟜氏女”;宋代罗泌《路史·后纪三》注引《春秋元命苞》曰:“少典妃安登,游于华阳,有神童感之于常羊,生神子,人面龙颜,好耕,是为神农。”安登即有蟜氏族的女子。《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六山》云:“平逢之山(在今河南洛阳),南望伊洛,东望谷城之山”“有神焉,其状如人,而二首,名蟜虫,是为螫虫,实惟蜜蜂之庐。”何光岳《炎黄源流史》释:“蟜虫亦作娇虫,即蟜虫,属蜜蜂类。按照古代图腾崇拜的习惯,有蟜氏应是崇拜蜜蜂的氏族。蟜似应为蜜蜂的肥白娇嫩的幼虫,而不是长了翅膀能飞的蜜蜂成虫。”⑥此释甚有见地。近几年有的学者对“蟜虫”又提出另一种解释。如彭曦在《试说少典和有蟜》中说:“我意释蟜为野蚕可能更符合其本意。蚕,昆虫纲,鳞翅目,蚕蛾科和天蚕蛾科昆虫的总称。野蚕有柞蚕、樟蚕、樗蚕等,原生皆高(乔)栖于山野树上。家蚕皆由野蚕经长期人工驯化而成。我国为世界上驯化家蚕的发源地,亦是发明缫丝制衣的丝绸之国。所以,有蟜氏当是我国上古时期驯化蚕类从而发明养蚕缫丝和制衣而著名的先进氏族。”⑦对说明我国蚕丝起源有一定启示意义,但是以野蚕解释蟜虫,似乎不如蜜蜂的幼虫妥切。
  刘宝山《黄河流域史前考古与传说时代》则从《康熙字典》将“娇”写作“娲”考证起,认为蟜、娇、娲(同蟜、娃及蛙),一直考证为“蛟龙”,又说到蟜姓等,从而得出结论说:“看来有蟜氏应属东夷族,居于山东境内无疑。这‘与蛟人是居于海底的人’的说法一致,‘居于海底’说明所居之处海拔极低、临海而居,此种情况揭示了其不但居于黄河流域而且必居于我国东部。”⑧此说虽然新奇,但结论显然是不能成立的,有蟜氏族根本不可能是东夷族,还是应以较早的文献《山海经》之说为是。甲骨文已有蟜的象形字,释为虹、虺或霓,似雌雄二虹而两端有首。这个象形字似“桥”,而桥、乔、矫、蟜近通用,双首蛇虺或虹霓似的甲骨文桥,当为蟜字的雏形。《诗经·大雅·板》已有“小子蟜”,《尚书大传》注引时写为“蟜蟜”。《左传·成公十七年》有“长鱼矫”,《史记·五帝本纪》有“桥牛”,《大戴礼记》有“蟜极”等。何光岳《炎黄源流史》释:“总的说,有蟜氏开始是以蜜蜂的幼虫为图腾的。蟜虫‘弓’形、白嫩,称为娇,后来才以双虺为子图腾,因善造桥,故又名桥。”⑨
  依据各种文献零散记载和古今史学家的研究,我们可以概述如下:以蜜蜂幼虫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被称为有蟜氏,居住在伊洛河(今河南洛阳)至华山(今陕西华阴市)一带,善于养蜂采蜜。其部落中的氏族公社中有一支西迁入陈仓(今陕西宝鸡市),先后与迁入其东(今陕西凤翔至彬县一带)的有熊氏族部落通婚,繁衍出了炎帝部落。有蟜氏的一支又曾迁入北洛水(今陕北沮河流域),遂将居处的山脉称为乔(桥)山。后来,活动在桥山的黄帝部落支族西迁或东迁时,又将桥山之名带往了各地,形成西海(今青海省青海湖)有桥山(今称日月山),涿鹿(一说在今河北怀来县,一说在涿鹿)也有桥山等。
  《山海经·海外西经》云:“长股之国在雄常北,被发。一曰长脚。”郭璞注曰:“或曰有乔国,今伎家有乔人,盖象此身。”吴任臣曰:“乔人,双木续足之戏,今曰玺*(左足右丽)蟜。”何光岳《炎黄源流史》释:“蟜即长股,今之高蹻即踩高桥。楚人庄蹻,亦即长脚而得名。踏高桥恐乔人习俗,或因地多蛇虺之故,用踏高跷来避毒蛇咬脚。”⑩
  二、少典有熊氏和有蟜氏部落的文化
  1.少典有熊氏族部落的文化
  《竹书纪年》云:“黄帝轩辕氏”“居有熊”(今河南新郑市)。《通鉴外纪》卷一上注引皇甫谧曰:“新郑,古有熊国。”我们认为是有熊部落的别称,兴起于今河南省新郑市。之后发展为分布地域较广的大部落,支氏族又向四周迁徙,今河南大部分地区都有其族人。考古发现距今8000年前的、以河南新郑裴李岗村遗址命名的“裴李岗文化”,应是华胥氏族的文化遗存。其延续的文化,则应是有熊氏族部落的文化遗存。遗址中发掘出一批窑穴、墓葬和陶窑;出土的陶器均为手制,多是火候较低而又质松易碎的红陶,形制也较特殊,包括附有弯月形耳的球形壶、筒形罐、高足碗形鼎等;石器磨制精致,具有固定造型,如四足鞋底形石磨盘、圆柱形石磨棒、两端均磨有圆弧刃的石铲、锯齿状石镰、断面呈现椭圆形的石斧等,也有少量的打制细石器,此外,遗址内还出土有猪、羊骨骼和陶猪、陶羊等原始艺术品。漯河翟庄、长葛石固、偃师马涧沟等遗址的出土器物,亦是如此。密县莪沟北岗遗址除发掘出窑穴、墓葬、陶器、石器外,还发现了房基及麻栎、枣、核桃等果核和兽骨等(11)。这些都说明了有熊氏部落的氏族较多,广布于洛阳以东的河南地区,人们已经定居农耕,有了房屋、窑穴、墓葬、陶器,在以狩猎、采集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同时,有了原始农业。这也就是说,河南新郑市当为有熊氏族部落起源地。刘宝山《黄河流域史前考古与传说时代》考证:“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山东邻省河北境内与后李文化的土限有过并存可能的文化是徐水南庄头文化,距今8000多年前,最早可达10000多年。完全有可能是古老的少典部落集团的发源之地。”(12)按古氏族分布的大致地域和时代,距今10000多年前的河北徐水南水庄头文化,当为华胥部落一支的文化遗存,约7000年以前的武安“磁山文化”,除华胥裔族人外,应主要是有巢部落的支族。当然,也不排除以后的少典(即有熊氏)部落的先民曾迁居于此,但不是少典部落的起源之地。
  裴李岗文化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我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陶器的起源和发展,纺织的起源和发展,建筑的起源和发展,都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为我们研究有熊氏族部落社会经济、文化状况提供了翔实资料,丰富了传说人物的内容和代表性。相传有熊氏(少典)的一支西迁到了渭水中上游。
  2.有蟜氏族部落的文化
  有蟜氏及其后裔延续两三千年,迁居地广泛,文化遗存较多,仅以其从洛阳至陕西关中地区而论,河南西部洛阳、孟津、渑池、嵩县、卢氏等地距今8000余年的“裴李岗”类型遗址,具体说应是华胥族的文化遗存。其延续的文化(7400年-6000年前)则应是有蟜部落的文化遗存。陕西渭水流域的“老官台”类型遗址,如渭南北刘、临潼白家、华县老官台等距今7300年的遗址,以及宝鸡北首岭下层(距今7000年前)遗址等,都与有蟜和西迁的有熊支族有一定关系(包含有华胥、燧人、女娲等裔支族)。从裴李岗、老官台类型遗址发现和出土器物看,有蟜部落已有定居的村落和房屋,有窑穴、墓葬、陶窑等,以狩猎、采集为主,有了原始农业。石器以磨制为主,器具主要有双弧刃扁平石铲、剖面呈扁圆形的石斧,以及石刀、石锛、石凿等。打制石器有刮削器、敲砸器及尖状器等,骨器较少。陶器以泥质和夹砂陶为主,色不纯正,多为橘红或砖红色,有相当数量的内黑外红与红褐色陶。火候不高,陶质松脆,皆为手制,器壁薄厚不均匀,有圈足或假圈足碗、钵形三足器,罐形三足器,筒形深腹罐、圜底钵、小口球腹形罐等。纹饰主要是绳纹,也有划纹、附加堆纹、剔刺纹。彩陶少见,只是在钵或钵形三足器口沿外有一道较器身颜色为深红的宽带纹(13)。从老官台文化主要分布关中渭河流域及其支流,包括陕东、豫西及丹江上游的范围说,基本与有蟜部落中心及迁徙地域相吻合,原始经济和文化比较进步。在包括河南西部、陕西关中、甘肃东部的范围内,七八千年以前还有华胥、伏羲、女娲等支族或后裔族,人口较多,经济开发较早。有蟜、有熊部落支族的徙人,更加丰富了该地区的“前仰韶文化”。即使是秦岭以南的汉水上游(今陕西汉中和安康市),也有这些氏族部落先民的徙入,文化也受到老官台文化影响。
  从汉江上游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看,以汉中市西乡县李家村遗址命名的“李家村文化”,在汉中、安康两市辖区均有发现,年代在8000年至7000年前,遗迹和出土器物与遗址中的同类窑穴形制完全相同。皆佐证了汉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氏族先民相当多是从关中等地徙入的。《陕西考古重大发现》云:“从西乡何家湾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地层关系来看,李家村文化层叠压于仰韶文化层之下,碳14测定年代距今7000年左右,这说明李家村文化和老官台文化,以及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岗文化,都较仰韶文化早,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不同地域的文化,它为研究探讨仰韶文化的前身提供了难得的资料。”(14)换言之,就是为研究伏羲、有蟜部落的迁徙以及炎帝部落的兴起提供了重要资料。
  有蟜部落沿渭水流域的西迁及北徙,使北洛水的乔(桥)山(在今陕西黄陵)、渭水中上游有了其支裔族的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自然还有少典族及华胥等裔族。渭水流域的今宝鸡市区在前仰韶文化阶段为何氏族呢?葛文华《北首岭仰韶文化与炎帝的踪迹》说:“宝鸡地区700余处仰韶文化遗存,以其完整丰富的资料展示了远古历史的面貌,其中尤以北首岭考古资料对炎帝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在相对年代上,北首岭考古文化与传说中的炎帝同时。”(15)此论有一定研究参考价值,可备一说。但从北首岭(位于今市内金台观下,在渭河北岸金陵河西的二级台地上)遗址下层(属于老官台文化类型)距今7300年至7000年前时代分析,我们认为其文化遗存的主人,应是早于炎帝氏族的“有蟜氏”部落裔支族。
  三、少典有熊氏与有蟜氏的姓氏演变
  1.少典有熊氏演变的姓氏之人
  少典氏(即有熊氏)部落或后裔相传数千年,除其“子”炎帝与后裔之子黄帝两大部落集团外,还形成了自己的姓氏少典氏和典氏。
  (1)复姓少典
  少典氏,历史上罕见的复姓。《中国姓氏大全》《姓氏词典》均已收入,来源不一。《姓氏词典》引《姓觹》云:“少典,国名,黄帝父大丛封国。后以国为氏。”《中国姓氏大全》云:“历史上的复姓,为少典之后。相传黄帝、炎帝时有少典氏。”
  (2)典氏
  《广韵》上声二十七铣云:“典,又姓。《魏志》有典韦。”《通志·氏族略》云:“典氏望出陈留”(今河南开封东)。《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云:楚州山阴郡(今山东金乡西北)六姓之首为典氏,汴州陈留郡(开封东南)十五姓有典氏。
  (3)复姓有熊
  《姓氏词典》收有此复姓。其引《姓源韵谱》注曰:“以地名为姓氏。‘黄帝开国于有熊,因氏’。”又据《古史考》注曰:“有熊,相传为黄帝之都今河南新郑,黄帝号有熊氏,有熊氏系黄帝少典之族。”少典是黄帝之父,号有熊。黄帝袭父号,都于少典有熊之墟。由此可知,有熊之复姓是源于少典之号。
  (4)熊姓
  《世本》云:熊姓出自有熊氏。另一说出自黄帝后裔。其地址在江陵(今属湖北),明代有江夏(今武昌)人熊廷弼,万历年间进士,经略辽东,敢作敢为,后被奸臣魏忠贤陷害,斩于西市,崇祯二年平反昭雪。清代有孝感(今属湖北)人熊赐履,康熙年间官至武英殿大学士。
  2.有蟜氏演变的姓氏人
  (1)蟜姓
  我们先以姓氏书的记载说起。郑樵《通志》《续通志》,均收有“蟜”姓,通“蟜”。郑樵据《风俗通》注“侨”云:“黄帝孙侨极之后。侨,亦作‘蟜’。”又云:“高阳氏玄孙蟜牛之后,舜之祖也。”望出扶风(治所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南,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户县、咸阳、旬邑以西地区)。蟜牛为黄帝后裔,比有蟜氏晚2000多年,应是始出于有蟜氏之“蟜”姓,是古代罕见的姓氏。侨、蟜、矫之姓亦然。《礼记·檀弓》云:“鲁有蟜固。”蟜固,时代不详,蟜慎为汉代人。《说文解字》云:“蟜,虫也。从虫,乔声。”《诗·鲁颂·泮水》云:“矫矫虎臣。”矫矫是人名,虎臣是官职。
  (2)桥姓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桥姓,姬姓之后裔。郑樵《通志》《续通志》均收入桥姓。自己注:“黄帝葬桥山,子孙守冢,因为桥氏”“以地为氏”。蔡邕《太尉桥公庙碑》载:“桥氏之先,出自黄帝。帝葬于桥山,子孙之绍基立姓者,咸以为氏。”《姓氏考略》据《唐书·世系表》注:“桥,姬姓后。”上已述,它最早是出于有蟜氏。《汉书·儒林传》云:战国时鲁有桥庇,字子庸。还有桥仁,西汉人,汉成帝时任鸿胪寺卿。《汉书·货殖列传》载:西汉有桥桃。《孔丛子》记载:“汉有桥子良。”东汉有桥玄,汉灵帝时任太尉,还有桥瑁、桥扈,三国蜀有桥赞,唐代有桥公山、桥宝明,明代有桥宗义,桥姓“为现行罕见姓氏。今河北之获鹿、辛集,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傈僳族姓氏。”(16)
  (3)乔姓
  《姓氏考略》注引《唐书·宰相世系表》云:“系出姬姓,本桥氏,其后去‘木’字为‘乔’氏。”郑樵注:“即桥氏也,后周文帝作相(指宇文泰)。命桥氏去‘木’,义取高远”“以地为氏”。“匈奴贵姓。世为辅相。”乔姓望出冯翊(治所在今陕西大荔,辖境相当于今陕西渭河以北及泾河以东洛河中、下游地区。即今渭南市地区)与梁国(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南,辖境相当于今商丘市、虞城、民权县及安徽砀山县)。《古今姓氏书辩证》云:乔氏“汉太尉玄五世孙勒,后魏平原内史,从孝文入关,生朗。朗生达,后周文帝去木为乔氏,义取高远也。今望出太原(今属山西)。达裔孙琳,相德宗。”汉有睢阳(今商丘市南)人乔羽,官至任城王国之相,南朝宋有隐士乔顺。唐代有乔知之,冯翊(今大荔)人,官至左司郎中,五代十国的南唐有乔匡舜,高邮(今属江苏)人,官至刑部侍郎,宋有道士乔同,元代有晋宁人乔彝、乔吉(山西太原人),明代上海有乔一琦,任游击,清代有孟县(今河南孟州市)人乔腾凤,著《山诗文集》(17)。《晋书·良吏传》载:匈奴加入鲜卑族人弄智明,任晋折冲将军。《晋书·匈奴传》载:四大姓中有乔氏。《周书·稽胡传》云:匈奴后裔有乔是罗、乔三勿同、乔索勿同等。乔姓为“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上海,河北之尚义、景县,山东之平邑、龙口,内蒙古之乌海,山西之太原,新疆之塔城,安徽之泾县,广东之新惠,广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傣、苗、布依、锡伯、傈僳、达斡尔等多个民族有此姓。”(18)
  (4)复姓有蟜
  有蟜是历史上罕见的复姓。《姓考略》引《国语·晋语》注曰:“黄帝先族有蟜氏。”又引《路史》注曰:“鲁伯禽后有‘有蟜氏’。”即源于黄帝母有蟜氏,姬姓之后也有此复姓者。
  (5)复姓有乔
  有乔是历史上罕见之姓。《姓氏词典》注引《姓考》云:“以国名为姓氏。‘古诸侯少典妃之宗国,因以为氏’。”
  综上所述,少典有熊氏和有蟜氏,不仅是中华祖先伏羲和女娲之后裔,而且是中华人文始祖炎帝、黄帝的“父母”之族。他们世代相传,为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样也是中华民族的祖先。
  【注释】
  ①何光岳:《炎黄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第61页。
  ②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46页。
  ③何光岳:《炎黄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第63页。
  ④彭曦:《试说少典和有蟜》,载宝鸡市社科联编:《炎帝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第52页。
  ⑤何光岳:《炎黄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第60页。
  ⑥何光岳:《炎黄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第64页。
  ⑦彭曦:《试说少典和有蟜》,载宝鸡市社科联编:《炎帝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第56页。
  ⑧刘宝山:《黄河流域史前考古与传说时代》,三秦出版社,2003,第64-65页。
  ⑨何光岳:《炎黄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第65页。
  ⑩何光岳:《炎黄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第63页。
  (1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五十年》,载《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1999,第248-249页。
  (12)刘宝山:《黄河流域史前考古与传说时代》,三秦出版社,2003,第65页。
  (1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五十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文物考古工作五十年》,载《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文物出版社,第429-430页。
  (14)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考古重大发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第10页。
  (15)葛文华:《北首岭仰韶文化与炎帝的踪迹》,载宝鸡市社科联编:《炎帝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第39页。
  (16)窦学田编撰:《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第485页。
  (17)何光岳:《炎黄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第66页。
  (18)窦学田编撰:《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警官教育出版社,1997,第484-485页。
  

黄帝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朱恪孝,谢阳举主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01

您是第 位访客!